深度解析ddos的攻击策略_深度解析ddos的攻击

hacker|
262

DDOS攻击的种类介绍?

DDOS的种类介绍主要有两种:1.流量攻击,主要是针对 *** 带宽的攻击,即大量攻击包导致 *** 带宽被阻塞,合法 *** 包被虚假的攻击包淹没而无法到达主机;2.资源耗尽攻击,主要是针对服务器主机的攻击,即通过大量攻击包导致主机的内存被耗尽或CPU被内核及应用程序占完而造成无法提供 *** 服务。(上述内容仅适用于广东联通用户)

ddos攻击攻击原理是什么?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可以使很多的计算机在同一时间遭受到攻击,使攻击的目标无法正常使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已经出现了很多次,导致很多的大型网站都出现了无法进行操作的情况,这样不仅仅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同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那么ddos攻击攻击原理是什么呢?

1、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原理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是一种基于DoS的特殊形式的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分布的、协同的大规模攻击方式。单一的DoS攻击一般是采用一对一方式的,它利用 *** 协议和操作系统的一些缺陷,采用欺骗和伪装的策略来进行 *** 攻击,使网站服务器充斥大量要求回复的信息,消耗 *** 带宽或系统资源,导致 *** 或系统不胜负荷以至于瘫痪而停止提供正常的 *** 服务。与DoS攻击由单台主机发起攻击相比较,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是借助数百、甚至数千台被入侵后安装了攻击进程的主机同时发起的集团行为。

2、 一个完整的DDoS攻击体系由攻击者、主控端、 *** 端和攻击目标四部分组成。主控端和 *** 端分别用于控制和实际发起攻击,其中主控端只发布命令而不参与实际的攻击, *** 端发出DDoS的实际攻击包。对于主控端和 *** 端的计算机,攻击者有控制权或者部分控制权.它在攻击过程中会利用各种手段隐藏自己不被别人发现。真正的攻击者一旦将攻击的命令传送到主控端,攻击者就可以关闭或离开 *** .而由主控端将命令发布到各个 *** 主机上。这样攻击者可以逃避追踪。每一个攻击 *** 主机都会向目标主机发送大量的服务请求数据包,这些数据包经过伪装,无法识别它的来源,而且这些数据包所请求的服务往往要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造成目标主机无法为用户提供正常服务。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以上就是对于ddos攻击攻击原理是什么的全部内容。

DDos攻击器的攻击原理是什么?

1、攻击者:攻击者所用的计算机是攻击主控台,可以是 *** 上的任何一台主机,甚至可以是一个活动的便携机。攻击者操纵整个攻击过程,它向主控端发送攻击命令。 \x0d\x0a\x0d\x0a2、主控端:主控端是攻击者非法侵入并控制的一些主机,这些主机还分别控制大量的 *** 主机。主控端主机的上面安装了特定的程序,因此它们可以接受攻击者发来的特殊指令,并且可以把这些命令发送到 *** 主机上。 \x0d\x0a\x0d\x0a3、 *** 端: *** 端同样也是攻击者侵入并控制的一批主机,它们上面运行攻击器程序,接受和运行主控端发来的命令。 *** 端主机是攻击的执行者,真正向受害者主机发送攻击。 \x0d\x0a\x0d\x0a攻击者发起DDoS攻击的之一步,就是寻找在Internet上有漏洞的主机,进入系统后在其上面安装后门程序,攻击者入侵的主机越多,他的攻击队伍就越壮大。第二步在入侵主机上安装攻击程序,其中一部分主机充当攻击的主控端,一部分主机充当攻击的 *** 端。最后各部分主机各司其职,在攻击者的调遣下对攻击对象发起攻击。由于攻击者在幕后操纵,所以在攻击时不会受到监控系统的跟踪,身份不容易被发现。 

什么是DDOS攻击?

DoS攻击、DDoS攻击和DRDoS攻击相信大家已经早有耳闻了吧!DoS是Denial of Service的简写就是拒绝服务,而DDoS就是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的简写就是分布式拒绝服务,而DRDoS就是Distributed Reflection Denial of Service的简写,这是分布反射式拒绝服务的意思。

不过这3中攻击 *** 最厉害的还是DDoS,那个DRDoS攻击虽然是新近出的一种攻击 *** ,但它只是DDoS攻击的变形,它的唯一不同就是不用占领大量的“肉鸡”。这三种 *** 都是利用TCP三次握手的漏洞进行攻击的,所以对它们的防御办法都是差不多的。

DoS攻击是最早出现的,它的攻击 *** 说白了就是单挑,是比谁的机器性能好、速度快。但是现在的科技飞速发展,一般的网站主机都有十几台主机,而且各个主机的处理能力、内存大小和 *** 速度都有飞速的发展,有的 *** 带宽甚至超过了千兆级别。这样我们的一对一单挑式攻击就没有什么作用了,搞不好自己的机子就会死掉。举个这样的攻击例子,假如你的机器每秒能够发送10个攻击用的数据包,而被你攻击的机器(性能、 *** 带宽都是顶尖的)每秒能够接受并处理100攻击数据包,那样的话,你的攻击就什么用处都没有了,而且非常有死机的可能。要知道,你若是发送这种1Vs1的攻击,你的机器的CPU占用率是90%以上的,你的机器要是配置不够高的话,那你就死定了。

不过,科技在发展,黑客的技术也在发展。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仗。经过无数次当机,黑客们终于又找到一种新的DoS攻击 *** ,这就是DDoS攻击。它的原理说白了就是群殴,用好多的机器对目标机器一起发动DoS攻击,但这不是很多黑客一起参与的,这种攻击只是由一名黑客来操作的。这名黑客不是拥有很多机器,他是通过他的机器在 *** 上占领很多的“肉鸡”,并且控制这些“肉鸡”来发动DDoS攻击,要不然怎么叫做分布式呢。还是刚才的那个例子,你的机器每秒能发送10攻击数据包,而被攻击的机器每秒能够接受100的数据包,这样你的攻击肯定不会起作用,而你再用10台或更多的机器来对被攻击目标的机器进行攻击的话,嘿嘿!结果我就不说了。

DRDoS分布反射式拒绝服务攻击这是DDoS攻击的变形,它与DDoS的不同之处就是DrDoS不需要在攻击之前占领大量的“肉鸡”。它的攻击原理和Smurf攻击原理相近,不过DRDoS是可以在广域网上进行的,而Smurf攻击是在局域网进行的。它的作用原理是基于广播地址与回应请求的。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一些特殊的数据包如ping请求时,会接到它的回应;如果向本 *** 的广播地址发送请求包,实际上会到达 *** 上所有的计算机,这时就会得到所有计算机的回应。这些回应是需要被接收的计算机处理的,每处理一个就要占用一份系统资源,如果同时接到 *** 上所有计算机的回应,接收方的系统是有可能吃不消的,就象遭到了DDoS攻击一样。不过是没有人笨到自己攻击自己,不过这种 *** 被黑客加以改进就具有很大的威力了。黑客向广播地址发送请求包,所有的计算机得到请求后,却不会把回应发到黑客那里,而是发到被攻击主机。这是因为黑客冒充了被攻击主机。黑客发送请求包所用的软件是可以伪造源地址的,接到伪造数据包的主机会根据源地址把回应发出去,这当然就是被攻击主机的地址。黑客同时还会把发送请求包的时间间隔减小,这样在短时间能发出大量的请求包,使被攻击主机接到从被欺骗计算机那里传来的洪水般的回应,就像遭到了DDoS攻击导致系统崩溃。骇客借助了 *** 中所有计算机来攻击受害者,而不需要事先去占领这些被欺骗的主机,这就是Smurf攻击。而DRDoS攻击正是这个原理,黑客同样利用特殊的发包工具,首先把伪造了源地址的SYN连接请求包发送到那些被欺骗的计算机上,根据TCP三次握手的规则,这些计算机会向源IP发出SYN+ACK或RST包来响应这个请求。同Smurf攻击一样,黑客所发送的请求包的源IP地址是被攻击主机的地址,这样受欺骗的主机就都会把回应发到被攻击主机处,造成被攻击主机忙于处理这些回应而瘫痪。

通过 TCP 进行的内部蠕虫传播

连接表安全漏洞利用

蠕虫传播期间的未决域名系统 (DNS) 安全漏洞利用

淹没攻击期间的连续 TCP 连接

使用现有连接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DDoS

什么是 DDoS 攻击?

DDoS 攻击全称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中文意思为“分布式拒绝服务”,就是利用大量合法的分布式服务器对目标发送请求,从而导致正常合法用户无法获得服务。

通俗点讲就是利用 *** 节点资源如:IDC服务器、个人PC、手机、智能设备、打印机、摄像头等对目标发起大量攻击请求,从而导致服务器拥塞而无法对外提供正常服务,只能宣布game over,详细描述如下图所示:

DDoS的攻击方式

一种服务需要面向大众就需要提供用户访问接口,这些接口恰恰就给了黑客有可乘之机,如:可以利用TCP/IP协议握手缺陷消耗服务端的链接资源,可以利用UDP协议无状态的机制伪造大量的UDP数据包阻塞通信信道……

可以说,互联网的世界自诞生之日起就不缺乏被DDoS利用的攻击点,从TCP/IP协议机制到CC、DNS、NTP反射类攻击,更有甚者利用各种应用漏洞发起更高级更精确的攻击。

Ddos攻击原理是什么

DDOS也被叫做分布式拒绝服务,全名为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原是利用合理的请求造成资源过载,导致服务不可用,从而造成服务器拒绝正常流量服务。

举个栗子,酒店的房间都是有固定数量的,比如有50个房间,当都住满人了之后,再有新的用户想住进来,就必须要等之前的用户出去,如果用户不出去,那就无法来新客户,也就导致酒店负荷过载,这种情况就是"拒绝服务",如果想继续提供资源,那酒店就应该提高自己的资源量,服务器亦是如此。

拒绝服务是指应用系统无法正常对外提供服务的状态,如 *** 阻塞、系统宕机、响应缓慢等都属于拒绝服务的表现。

拒绝服务攻击(DOS):是一种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导致目标系统进入拒绝服务状态的攻击,常见手段包括利用漏洞、消耗应用系统性能和消耗应用系统带宽。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是拒绝服务攻击的高级手段,利用分布全球的僵尸 *** 发动攻击,能够产生大规模的拒绝服务攻击。

漏洞型:只对具备特定漏洞的目标有效,通常发送特定数据包或少量的数据包即可达到攻击效果;

业务型(消耗业务系统性能额为主):与业务类型高度相关,需要根据业务系统的应用类型采取对应的攻击手段才能达到效果,通常业务型攻击实现效果需要的流量远低于流量型;

流量型(消耗带宽资源为主):主要以消耗目标业务系统的带宽资源为攻击手段,通常会导致 *** 阻塞,从而影响正常业务。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