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扫描的原理是什么_端口扫描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hacker|
323

如何在服务器上进行端口扫描?

①Windows系统服务器,用dos扫描打开的端口

快捷键WIN+R在运行中输入“cmd”确定

netstat -na

②Linux系统服务器,终端中用nc命令扫描端口

nc -v -w 2 `10.246.46.15 -i` 3901-3905

#扫描ip地址10.246.46.15的端口开启情况

nc: connect to 10.246.46.15 port 3901 (tcp) failed: Connection refused

nc: connect to 10.246.46.15 port 3902 (tcp) failed: Connection refused #端口关闭

Connection to 10.246.46.15 3903 port [tcp/charsetmgr] succeeded!  #端口开通

nc: connect to 10.246.46.15 port 3904 (tcp) failed: Connection refused

Connection to 10.246.46.15 3905 port [tcp/mupdate] succeeded!     #端口开通

Python 实现端口扫描

一、常见端口扫描的原理

0、秘密扫描

秘密扫描是一种不被审计工具所检测的扫描技术。

它通常用于在通过普通的防火墙或路由器的筛选(filtering)时隐藏自己。

秘密扫描能躲避IDS、防火墙、包过滤器和日志审计,从而获取目标端口的开放或关闭的信息。由于没有包含TCP 3次握手协议的任何部分,所以无法被记录下来,比半连接扫描更为隐蔽。

但是这种扫描的缺点是扫描结果的不可靠性会增加,而且扫描主机也需要自己构造IP包。现有的秘密扫描有TCP FIN扫描、TCP ACK扫描、NULL扫描、XMAS扫描和SYN/ACK扫描等。

1、Connect()扫描

此扫描试图与每一个TCP端口进行“三次握手”通信。如果能够成功建立接连,则证明端口开发,否则为关闭。准确度很高,但是最容易被防火墙和IDS检测到,并且在目标主机的日志中会记录大量的连接请求以及错误信息。

TCP connect端口扫描服务端与客户端建立连接成功(目标端口开放)的过程:

① Client端发送SYN;

② Server端返回SYN/ACK,表明端口开放;

③ Client端返回ACK,表明连接已建立;

④ Client端主动断开连接。

建立连接成功(目标端口开放)

TCP connect端口扫描服务端与客户端未建立连接成功(目标端口关闭)过程:

① Client端发送SYN;

② Server端返回RST/ACK,表明端口未开放。

优点:实现简单,对操作者的权限没有严格要求(有些类型的端口扫描需要操作者具有root权限),系统中的任何用户都有权力使用这个调用,而且如果想要得到从目标端口返回banners信息,也只能采用这一 *** 。

另一优点是扫描速度快。如果对每个目标端口以线性的方式,使用单独的connect()调用,可以通过同时打开多个套接字,从而加速扫描。

缺点:是会在目标主机的日志记录中留下痕迹,易被发现,并且数据包会被过滤掉。目标主机的logs文件会显示一连串的连接和连接出错的服务信息,并且能很快地使它关闭。

2、SYN扫描

扫描器向目标主机的一个端口发送请求连接的SYN包,扫描器在收到SYN/ACK后,不是发送的ACK应答而是发送RST包请求断开连接。这样,三次握手就没有完成,无法建立正常的TCP连接,因此,这次扫描就不会被记录到系统日志中。这种扫描技术一般不会在目标主机上留下扫描痕迹。但是,这种扫描需要有root权限。

·端口开放:(1)Client发送SYN;(2)Server端发送SYN/ACK;(3)Client发送RST断开(只需要前两步就可以判断端口开放)

·端口关闭:(1)Client发送SYN;(2)Server端回复RST(表示端口关闭)

优点:SYN扫描要比TCP Connect()扫描隐蔽一些,SYN仅仅需要发送初始的SYN数据包给目标主机,如果端口开放,则相应SYN-ACK数据包;如果关闭,则响应RST数据包;

3、NULL扫描

反向扫描—-原理是将一个没有设置任何标志位的数据包发送给TCP端口,在正常的通信中至少要设置一个标志位,根据FRC 793的要求,在端口关闭的情况下,若收到一个没有设置标志位的数据字段,那么主机应该舍弃这个分段,并发送一个RST数据包,否则不会响应发起扫描的客户端计算机。也就是说,如果TCP端口处于关闭则响应一个RST数据包,若处于开放则无相应。但是应该知道理由NULL扫描要求所有的主机都符合RFC 793规定,但是windows系统主机不遵从RFC 793标准,且只要收到没有设置任何标志位的数据包时,不管端口是处于开放还是关闭都响应一个RST数据包。但是基于Unix(*nix,如Linux)遵从RFC 793标准,所以可以用NULL扫描。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NULL可以辨别某台主机运行的操作系统是什么操作系统。

端口开放:Client发送Null,server没有响应

端口关闭:(1)Client发送NUll;(2)Server回复RST

说明:Null扫描和前面的TCP Connect()和SYN的判断条件正好相反。在前两种扫描中,有响应数据包的表示端口开放,但在NUll扫描中,收到响应数据包表示端口关闭。反向扫描比前两种隐蔽性高些,当精确度也相对低一些。

用途:判断是否为Windows系统还是Linux。

4、FIN扫描

与NULL有点类似,只是FIN为指示TCP会话结束,在FIN扫描中一个设置了FIN位的数据包被发送后,若响应RST数据包,则表示端口关闭,没有响应则表示开放。此类扫描同样不能准确判断windows系统上端口开 *** 况。

·端口开放:发送FIN,没有响应

·端口关闭:(1)发送FIN;(2)回复RST

5、ACK扫描

扫描主机向目标主机发送ACK数据包。根据返回的RST数据包有两种 *** 可以得到端口的信息。 *** 一是: 若返回的RST数据包的TTL值小于或等于64,则端口开放,反之端口关闭。

6、Xmas-Tree扫描

通过发送带有下列标志位的tcp数据包。

·URG:指示数据时紧急数据,应立即处理。

·PSH:强制将数据压入缓冲区。

·FIN:在结束TCP会话时使用。

正常情况下,三个标志位不能被同时设置,但在此种扫描中可以用来判断哪些端口关闭还是开放,与上面的反向扫描情况相同,依然不能判断windows平台上的端口。

·端口开放:发送URG/PSH/FIN,没有响应

·端口关闭:(1)发送URG/PSH/FIN,没有响应;(2)响应RST

XMAS扫描原理和NULL扫描的类似,将TCP数据包中的ACK、FIN、RST、SYN、URG、PSH标志位置1后发送给目标主机。在目标端口开放的情况下,目标主机将不返回任何信息。

7、Dump扫描

也被称为Idle扫描或反向扫描,在扫描主机时应用了第三方僵尸计算机扫描。由僵尸主机向目标主机发送SYN包。目标主机端口开发时回应SYN|ACK,关闭时返回RST,僵尸主机对SYN|ACK回应RST,对RST不做回应。从僵尸主机上进行扫描时,进行的是一个从本地计算机到僵尸主机的、连续的ping操作。查看僵尸主机返回的Echo响应的ID字段,能确定目标主机上哪些端口是开放的还是关闭的。

二、Python 代码实现

1、利用Python的Socket包中的connect *** ,直接对目标IP和端口进行连接并且尝试返回结果,而无需自己构建SYN包。

2、对IP端口进行多线程扫描,注意的是不同的电脑不同的CPU每次最多创建的线程是不一样的,如果创建过多可能会报错,需要根据自己电脑情况修改每次扫描的个数或者将seelp的时间加长都可以。

看完了吗?感觉动手操作一下把!

python学习网,免费的在线学习python平台,欢迎关注!

本文转自:

如何扫描端口?

你是扫描自己还是别人的?扫描自己是否开放那些端口在运行-CMD-NETSTAT

-NA如果是扫描别人的?首先先弄清楚什么是端口,端口的原理,尝试与目标主机的某些端口建立连接,如果目标主机该端口有回复,则说明该端口开放,即为“活动端口”。一台计算机可以有上万个端口,至于怎么扫描?咳。。。。。不好说。。。

描述使用Nmap对系统进行 *** 端口扫描的过程

【实验过程]】

将实验指导书的实验过程缩写,重点在于写出实验执行的具体步骤,以下是一个实验的书写实例:

1、 运行实验工具目录下的Nmap安装程序,安装Nmap到系统中的默认路径

2、 主机发现:运行如下命令:Nmap –sP 192.168.80.201,来判断目标主机Windows

Server A是否可连通

3、 使用常规扫描方式对目标主机进行TCP端口扫描,运行如下命令:Nmap –sT

192.168.80.201

4、 使用SYN半扫描方式,对目标主机进行TCP端口扫描,运行如下命令:Nmap –sS

192.168.80.201

5、 对主机进行UDP端口扫描,运行如下命令:Nmap –sV 192.168.80.201

6、 探测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类型,运行如下命令:Nmap –O –P0 192.168.80.201

7、 运行Namp的图形化前端程序Nmap,在“Target”中输入扫描目标的IP地址

(192.168.80.201),然后在Profile预定义配置下拉框中选择配置“Intense Scan , no Ping”,然后点击菜单项“Profile”-“Edit Selected Profile”,切换到“Scan”选项卡,勾选上“Operation system detection”和“Version detection”,然后点击“Save Changes”按钮保存扫描配置,最后点击“Scan”按钮开始扫描。

具体参考

什么是端口扫描?

一个端口就是一个潜在的通信通道,也就是一个入侵通道。对目标计算机进行端口扫描,能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进行扫描的 *** 很多,可以是手工进行扫描,也可以用端口扫描软件进行。 在手工进行扫描时,需要熟悉各种命令。对命令执行后的输出进行分析。用扫描软件进行扫描时,许多扫描器软件都有分析数据的功能。 通过端口扫描,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发现系统的安全漏洞。 什么是扫描器 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通过使用扫描器你可一不留痕迹的发现远程服务器的各种TCP端口的分配及提供的服务和它们的软件版本!这就能让我们间接的或直观的了解到远程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工作原理 扫描器通过选用远程TCP/IP不同的端口的服务,并记录目标给予的回答,通过这种 *** ,可以搜集到很多关于目标主机的各种有用的信息(比如:是否能用匿名登陆!是否有可写的FTP目录,是否能用TELNET,HTTPD是用ROOT还是nobady在跑!) 扫描器能干什么 扫描器并不是一个直接的攻击 *** 漏洞的程序,它仅仅能帮助我们发现目标机的某些内在的弱点。一个好的扫描器能对它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查找目标主机的漏洞。但它不会提供进入一个系统的详细步骤。 扫描器应该有三项功能:发现一个主机或 *** 的能力;一旦发现一台主机,有发现什么服务正运行在这台主机上的能力;通过测试这些服务,发现漏洞的能力。 编写扫描器程序必须要很多TCP/IP程序编写和C, Perl和或SHELL语言的知识。需要一些Socket编程的背景,一种在开发客户/服务应用程序的 *** 。开发一个扫描器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通常能使程序员感到很满意。 常用的端口扫描技术 TCP connect() 扫描 这是最基本的TCP扫描。操作系统提供的connect()系统调用,用来与每一个感兴趣的目标计算机的端口进行连接。如果端口处于侦听状态,那么connect()就能成功。否则,这个端口是不能用的,即没有提供服务。这个技术的一个更大的优点是,你不需要任何权限。系统中的任何用户都有权利使用这个调用。另一个好处就是速度。如果对每个目标端口以线性的方式,使用单独的connect()调用,那么将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你可以通过同时打开多个套接字,从而加速扫描。使用非阻塞I/O允许你设置一个低的时间用尽周期,同时观察多个套接字。但这种 *** 的缺点是很容易被发觉,并且被过滤掉。目标计算机的logs文件会显示一连串的连接和连接是出错的服务消息,并且能很快的使它关闭。 TCP SYN扫描 这种技术通常认为是“半开放”扫描,这是因为扫描程序不必要打开一个完全的TCP连接。扫描程序发送的是一个SYN数据包,好象准备打开一个实际的连接并等待反应一样(参考TCP的三次握手建立一个TCP连接的过程)。一个SYN|ACK的返回信息表示端口处于侦听状态。一个RST返回,表示端口没有处于侦听态。如果收到一个SYN|ACK,则扫描程序必须再发送一个RST信号,来关闭这个连接过程。这种扫描技术的优点在于一般不会在目标计算机上留下记录。但这种 *** 的一个缺点是,必须要有root权限才能建立自己的SYN数据包。 TCP FIN 扫描 有的时候有可能SYN扫描都不够秘密。一些防火墙和包过滤器会对一些指定的端口进行监视,有的程序能检测到这些扫描。相反,FIN数据包可能会没有任何麻烦的通过。这种扫描 *** 的思想是关闭的端口会用适当的RST来回复FIN数据包。另一方面,打开的端口会忽略对FIN数据包的回复。这种 *** 和系统的实现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系统不管端口是否打开,都回复RST,这样,这种扫描 *** 就不适用了。并且这种 *** 在区分Unix和NT时,是十分有用的。 IP段扫描 这种不能算是新 *** ,只是其它技术的变化。它并不是直接发送TCP探测数据包,是将数据包分成两个较小的IP段。这样就将一个TCP头分成好几个数据包,从而过滤器就很难探测到。但必须小心。一些程序在处理这些小数据包时会有些麻烦。 TCP 反向 ident扫描 ident 协议允许(rfc1413)看到通过TCP连接的任何进程的拥有者的用户名,即使这个连接不是由这个进程开始的。因此你能,举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