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端口扫描和 dos 保护_不进行端口扫描的命令是

hacker|
185

如何通过端口扫描发现目标主机的状态

端口扫描是指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发送一组端口扫描消息,试图以此侵入某台计算机,并了解其提供的计算机 *** 服务类型(这些 *** 服务均与端口号相关)。端口扫描是计算机解密高手喜欢的一种方式。攻击者可以通过它了解到从哪里可探寻到攻击弱点。实质上,端口扫描包括向每个端口发送消息,一次只发送一个消息。接收到的回应类型表示是否在使用该端口并且可由此探寻弱点。

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通过使用扫描器你可以不留痕迹的发现远程服务器的各种TCP端口的分配及提供的服务和它们的软件版本!这就能让我们间接的或直观的了解到远程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个端口就是一个潜在的通信通道,也就是一个入侵通道。对目标计算机进行端口扫描,能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进行扫描的 *** 很多,可以是手工进行扫描,也可以用端口扫描软件进行扫描。

在手工进行扫描时,需要熟悉各种命令。对命令执行后的输出进行分析。用扫描软件进行扫描时,许多扫描器软件都有分析数据的功能。

通过端口扫描,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发现系统的安全漏洞。

以上定义只针对 *** 通信端口,端口扫描在某些场合还可以定义为广泛的设备端口扫描,比如某些管理软件可以动态扫描各种计算机外设端口的开放状态,并进行管理和监控,这类系统常见的如USB管理系统、各种外设管理系统等。

2扫描工具编辑

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通过使用扫描器你可以不留痕迹的发现远程服务器的各种TCP端口的分配及提供的服务和它们的软件版本!这就能让我们间接的或直观的了解到远程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3工作原理编辑

扫描器通过选用远程TCP/IP不同的端口的服务,并记录目标给予的回答,通过这种 *** ,可以搜集到很多关于目标主机的各种有用的信息(比如:是否能用匿名登陆!是否有可写的FTP目录,是否能用TELNET,HTTPD是用ROOT还是nobady在跑.

4技术分类编辑

1、开放扫描;

2、半开放扫描;

3、隐蔽扫描。

5其它相关编辑

作用

扫描器并不是一个直接的攻击 *** 漏洞的程序,它仅仅能帮助我们发现目标机的某些内在的弱点。一个好的扫描器能对它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查找目标主机的漏洞。但它不会提供进入一个系统的详细步骤。

扫描器应该有三项功能:发现一个主机或 *** 的能力;一旦发现一台主机,有发现什么服务正运行在这台主机上的能力;通过测试这些服务,发现漏洞的能力。

编写扫描器程序必须要很多TCP/IP程序编写和C,Perl和或SHELL语言的知识。需要一些Socket编程的背景,一种在开发客户/服务应用程序的 *** 。开发一个扫描器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通常能使程序员感到很满意。

端口号

*** 服务器常用以下端口:

⑴. HTTP协议 *** 服务器常用端口号:80/8080/3128/8081/9080

⑵. SOCKS *** 协议服务器常用端口号:1080

⑶. FTP(文件传输)协议 *** 服务器常用端口号:21

⑷.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 *** 服务器常用端口:23

HTTP服务器,默认的端口号为80/tcp(木马Executor开放此端口);

HTTPS(securely transferring web pages)服务器,默认的端口号为443/tcp 443/udp;

Telnet(不安全的文本传送),默认端口号为23/tcp(木马Tiny Telnet Server所开放的端口);

FTP,默认的端口号为21/tcp(木马Doly Trojan、Fore、Invisible FTP、WebEx、WinCrash和Blade Runner所开放的端口);

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默认的端口号为69/udp;

SSH(安全登录)、SCP(文件传输)、端口重定向,默认的端口号为22/tcp;

*** 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E-mail),默认的端口号为25/tcp(木马Antigen、Email Password Sender、Haebu Coceda、Shtrilitz Stealth、WinPC、WinSpy都开放这个端口);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E-mail) ,默认的端口号为110/tcp;

WebLogic,默认的端口号为7001;

Webshpere应用程序,默认的端口号为9080;

webshpere管理工具,默认的端口号为9090;

JBOSS,默认的端口号为8080;

TOMCAT,默认的端口号为8080;

WIN2003远程登陆,默认的端口号为3389;

Symantec AV/Filter for MSE,默认端口号为 8081;

Oracle 数据库,默认的端口号为1521;

ORACLE EMCTL,默认的端口号为1158;

Oracle XDB(XML 数据库),默认的端口号为8080;

Oracle XDB FTP服务,默认的端口号为2100;

MS SQL*SERVER数据库server,默认的端口号为1433/tcp 1433/udp;

MS SQL*SERVER数据库monitor,默认的端口号为1434/tcp 1434/udp;

*** ,默认的端口号为1080/udp[1]

扫描分类

TCP connect() 扫描

这是最基本的TCP扫描。操作系统提供的connect()系统调用,用来与每一个感兴趣的目标计算机的端口进行连接。如果端口处于侦听状态,那么connect()就能成功。否则,这个端口是不能用的,即没有提供服务。这个技术的一个更大的优点是,你不需要任何权限。系统中的任何用户都有权利使用这个调用。另一个好处就是速度。如果对每个目标端口以线性的方式,使用单独的connect()调用,那么将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你可以通过同时打开多个套接字,从而加速扫描。使用非阻塞I/O允许你设置一个低的时间用尽周期,同时观察多个套接字。但这种 *** 的缺点是很容易被发觉,并且被过滤掉。目标计算机的logs文件会显示一连串的连接和连接是出错的服务消息,并且能很快的使它关闭。

TCP SYN扫描

这种技术通常认为是“半开放”扫描,这是因为扫描程序不必要打开一个完全的TCP连接。扫描程序发送的是一个SYN数据包,好象准备打开一个实际的连接并等待反应一样(参考TCP的三次握手建立一个TCP连接的过程)。一个SYN|ACK的返回信息表示端口处于侦听状态。一个RST返回,表示端口没有处于侦听态。如果收到一个SYN|ACK,则扫描程序必须再发送一个RST信号,来关闭这个连接过程。这种扫描技术的优点在于一般不会在目标计算机上留下记录。但这种 *** 的一个缺点是,必须要有root权限才能建立自己的SYN数据包。

TCP FIN 扫描

有的时候有可能SYN扫描都不够秘密。一些防火墙和包过滤器会对一些指定的端口进行监视,有的程序能检测到这些扫描。相反,FIN数据包可能会没有任何麻烦的通过。这种扫描 *** 的思想是关闭的端口会用适当的RST来回复FIN数据包。另一方面,打开的端口会忽略对FIN数据包的回复。这种 *** 和系统的实现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系统不管端口是否打开,都回复RST,这样,这种扫描 *** 就不适用了。并且这种 *** 在区分Unix和NT时,是十分有用的。

IP段扫描

这种不能算是新 *** ,只是其它技术的变化。它并不是直接发送TCP探测数据包,是将数据包分成两个较小的IP段。这样就将一个TCP头分成好几个数据包,从而过滤器就很难探测到。但必须小心。一些程序在处理这些小数据包时会有些麻烦。

TCP 反向 ident扫描

ident 协议允许(rfc1413)看到通过TCP连接的任何进程的拥有者的用户名,即使这个连接不是由这个进程开始的。因此你能,举个例子,连接到http端口,然后用identd来发现服务器是否正在以root权限运行。这种 *** 只能在和目标端口建立了一个完整的TCP连接后才能看到。

FTP 返回攻击

FTP协议的一个有趣的特点是它支持 *** (proxy)FTP连接。即入侵者可以从自己的计算机和目标主机的FTP server-PI(协议解释器)连接,建立一个控制通信连接。然后,请求这个server-PI激活一个有效的server-DTP(数据传输进程)来给Internet上任何地方发送文件。对于一个User-DTP,这是个推测,尽管RFC明确地定义请求一个服务器发送文件到另一个服务器是可以的。给许多服务器造成打击,用尽磁盘,企图越过防火墙”。

我们利用这个的目的是从一个 *** 的FTP服务器来扫描TCP端口。这样,你能在一个防火墙后面连接到一个FTP服务器,然后扫描端口(这些原来有可能被阻塞)。如果FTP服务器允许从一个目录读写数据,你就能发送任意的数据到发现的打开的端口。[2]

对于端口扫描,这个技术是使用PORT命令来表示被动的User DTP正在目标计算机上的某个端口侦听。然后入侵者试图用LIST命令列出当前目录,结果通过Server-DTP发送出去。如果目标主机正在某个端口侦听,传输就会成功(产生一个150或226的回应)。否则,会出现"425 Can't build data connection: Connection refused."。然后,使用另一个PORT命令,尝试目标计算机上的下一个端口。这种 *** 的优点很明显,难以跟踪,能穿过防火墙。主要缺点是速度很慢,有的FTP服务器最终能得到一些线索,关闭 *** 功能。

这种 *** 能成功的情景:

220 xxxx. FTP server (Version wu-2.4⑶ Wed Dec 14 ...) ready.

220 xxx.xxx. FTP server ready.

220 xx.Telcom. FTP server (Version wu-2.4⑶ Tue Jun 11 ...) ready.

220 lem FTP server (SunOS 4.1) ready.

220 xxx. FTP server (Version wu-2.4⑾ Sat Apr 27 ...) ready.

220 elios FTP server (SunOS 4.1) ready

这种 *** 不能成功的情景:

220 wcarchive. FTP server (Version DG-2.0.39 Sun May 4 ...) ready.

220 xxx.xx.xx. Version wu-2.4.2-academ[BETA-12]⑴ Fri Feb 7

220 ftp Microsoft FTP Service (Version 3.0).

220 xxx FTP server (Version wu-2.4.2-academ[BETA-11]⑴ Tue Sep 3 ...) ready.

220 xxx.FTP server (Version wu-2.4.2-academ[BETA-13]⑹ ...) ready.

不能扫描

这种 *** 与上面几种 *** 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的是UDP协议。由于这个协议很简单,所以扫描变得相对比较困难。这是由于打开的端口对扫描探测并不发送一个确认,关闭的端口也并不需要发送一个错误数据包。幸运的是,许多主机在你向一个未打开的UDP端口发送一个数据包时,会返回一个ICMP_PORT_UNREACH错误。这样你就能发现哪个端口是关闭的。UDP和ICMP错误都不保证能到达,因此这种扫描器必须还实现在一个包看上去是丢失的时候能重新传输。这种扫描 *** 是很慢的,因为RFC对ICMP错误消息的产生速率做了规定。同样,这种扫描 *** 需要具有root权限。

扫描

当非root用户不能直接读到端口不能到达错误时,Linux能间接地在它们到达时通知用户。比如,对一个关闭的端口的第二个write()调用将失败。在非阻塞的UDP套接字上调用recvfrom()时,如果ICMP出错还没有到达时回返回EAGAIN-重试。如果ICMP到达时,返回ECONNREFUSED-连接被拒绝。这就是用来查看端口是否打开的技术。

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扫描。但有时通过ping,在判断在一个 *** 上主机是否开机时非常有用。[2]

Linux nc命令详解 Linux nc命令怎么用

Linux中nc命令是一个功能强大的 *** 工具,全称是netcat。

语法:

nc

[-hlnruz][-g网关...][-G指向器数目][-i延迟秒数][-o输出文件][-p通信端口][-s来源位址][-v...][-w超时秒数][主机名称][通信端口...]

参数说明:

-g网关

设置路由器跃程通信网关,最丢哦可设置8个。

-G指向器数目

设置来源路由指向器,其数值为4的倍数。

-h

在线帮助。

-i延迟秒数

设置时间间隔,以便传送信息及扫描通信端口。

-l

使用监听模式,管控传入的资料。

-n

直接使用IP地址,而不通过域名服务器。

-o输出文件

指定文件名称,把往来传输的数据以16进制字码倾倒成该文件保存。

-p通信端口

设置本地主机使用的通信端口。

-r

乱数指定本地与远端主机的通信端口。

-s来源位址

设置本地主机送出数据包的IP地址。

-u

使用UDP传输协议。

-v

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w超时秒数

设置等待连线的时间。

-z

使用0输入/输出模式,只在扫描通信端口时使用。

实例:

1、TCP端口扫描

#

nc

-v

-z

-w2

127.0.0.1

1-100

Connection

to

127.0.0.1

22

port

[tcp/ssh]

succeeded!

Connection

to

127.0.0.1

53

port

[tcp/domain]

succeeded!

Connection

to

127.0.0.1

80

port

[tcp/http]

succeeded!

...

nc:

connect

to

127.0.0.1

port

100

(tcp)

failed:

Connection

refused

2、从192.168.1.2拷贝文件到192.168.1.3

首先在接收端192.168.1.3上:

nc

-l

1234

test.txt

然后在发送端192.168.1.2上:

nc

192.168.1.3

test.txt

注意:先运行接收端,指定一个端口为1234,文件为test.txt,再执行发送端,并且发送端必须存在同名的文件test.txt

3、传输目录

从server1(192.168.16.233)拷贝nginx目录内容到server2(192.168.48.47)上。需要先在server2上,用nc激活监听,

server2上运行:#

nc

-l

1234

|

tar

xzv-

server1上运行:#

tar

czv-

nginx

|

nc

192.168.48.47

1234

4、简单聊天工具

在192.168.1.2上:

nc

-l

1234

在192.168.1.3上:

nc

192.168.1.2

1234

这样,双方就可以相互交流了。使用ctrl+C(或D)退出

分析X-Scan,写出它的使用 *** 以及配置 *** ,同时抓包分析其扫描原理。如果有兴趣分析一下其脚本

一. 系统要求:Windows NT/2000/XP/2003

理论上可运行于Windows NT系列操作系统,推荐运行于Windows 2000以上的Server版Windows系统。

二. 功能简介:

采用多线程方式对指定IP地址段(或单机)进行安全漏洞检测,支持插件功能。扫描内容包括:远程服务类型、操作系统类型及版本,各种弱口令漏洞、后门、应用服务漏洞、 *** 设备漏洞、拒绝服务漏洞等二十几个大类。对于多数已知漏洞,我们给出了相应的漏洞描述、解决方案及详细描述链接,其它漏洞资料正在进一步整理完善中,您也可以通过本站的“安全文摘”和“安全漏洞”栏目查阅相关说明。

3.0及后续版本提供了简单的插件开发包,便于有编程基础的朋友自己编写或将其他调试通过的代码修改为X-Scan插件。另外Nessus攻击脚本的翻译工作已经开始,欢迎所有对 *** 安全感兴趣的朋友参与。需要“Nessus攻击脚本引擎”源代码、X-Scan插件SDK、示例插件源代码或愿意参与脚本翻译工作的朋友,可通过本站“X-Scan”项目链接获取详细资料:“”。

三. 所需文件:

xscan_gui.exe -- X-Scan图形界面主程序

checkhost.dat -- 插件调度主程序

update.exe -- 在线升级主程序

*.dll -- 主程序所需动态链接库

使用说明.txt -- X-Scan使用说明

/dat/language.ini -- 多语言配置文件,可通过设置“LANGUAGE\SELECTED”项进行语言切换

/dat/language.* -- 多语言数据文件

/dat/config.ini -- 当前配置文件,用于保存当前使用的所有设置

/dat/*.cfg -- 用户自定义配置文件

/dat/*.dic -- 用户名/密码字典文件,用于检测弱口令用户

/plugins -- 用于存放所有插件(后缀名为.xpn)

/scripts -- 用于存放所有NASL脚本(后缀名为.nasl)

/scripts/desc -- 用于存放所有NASL脚本多语言描述(后缀名为.desc)

/scripts/cache -- 用于缓存所有NASL脚本信息,以便加快扫描速度(该目录可删除)

四. 准备工作:

X-Scan是完全免费软件,无需注册,无需安装(解压缩即可运行,自动检查并安装WinPCap驱动程序)。若已经安装的WinPCap驱动程序版本不正确,请通过主窗口菜单的“工具”-“Install WinPCap”重新安装“WinPCap 3.1 beta4”或另行安装更高版本。

五. 图形界面设置项说明:

“检测范围”模块:

“指定IP范围” - 可以输入独立IP地址或域名,也可输入以“-”和“,”分隔的IP范围,如“192.168.0.1-20,192.168.1.10-192.168.1.254”,或类似“192.168.100.1/24”的掩码格式。

“从文件中获取主机列表” - 选中该复选框将从文件中读取待检测主机地址,文件格式应为纯文本,每一行可包含独立IP或域名,也可包含以“-”和“,”分隔的IP范围。

“全局设置”模块:

“扫描模块”项 - 选择本次扫描需要加载的插件。

“并发扫描”项 - 设置并发扫描的主机和并发线程数,也可以单独为每个主机的各个插件设置更大线程数。

“ *** 设置”项 - 设置适合的 *** 适配器,若找不到 *** 适配器,请重新安装WinPCap 3.1 beta4以上版本驱动。

“扫描报告”项 - 扫描结束后生成的报告文件名,保存在LOG目录下。扫描报告目前支持TXT、HTML和XML三种格式。

“其他设置”项:

“跳过没有响应的主机” - 若目标主机不响应ICMP ECHO及TCP SYN报文,X-Scan将跳过对该主机的检测。

“无条件扫描” - 如标题所述

“跳过没有检测到开放端口的主机” - 若在用户指定的TCP端口范围内没有发现开放端口,将跳过对该主机的后续检测。

“使用NMAP判断远程操作系统” - X-Scan使用SNMP、NETBIOS和NMAP综合判断远程操作系统类型,若NMAP频繁出错,可关闭该选项。

“显示详细信息” - 主要用于调试,平时不推荐使用该选项。

“插件设置”模块:

该模块包含针对各个插件的单独设置,如“端口扫描”插件的端口范围设置、各弱口令插件的用户名/密码字典设置等。

六. 常见问题解答:

Q:如果没有安装WinPCap驱动程序是否能正常使用X-Scan进行扫描?

A:如果系统未安装WinPCap驱动,X-Scan启动后会自动安装WinPCap 3.1;如果系统已经安装了WinPCap更高版本,X-Scan则使用已有版本。

Q:扫描一个子网,进程里同时出现10个checkhost.exe的进程是什么原因?

A:检测每个主机都会单独起一个Checkhost.exe进程,检测完毕会自动退出。并发主机数量可以通过图形界面的设置窗口设定,命令行程序通过“-t”参数设定。

Q:扫描过程中机器突然蓝屏重启是什么原因?

A:扫描过程中系统蓝屏是有可能的,AtGuard、天网等防火墙的驱动程序在处理特殊包的时候有可能出错导致系统崩溃,另外很多防火墙驱动与WinPCap驱动本身也存在冲突,建议先禁止或卸载防火墙程序再试试。

Q:操作系统识别不正确是什么原因?

A:操作系统识别方面确实不能保证100%的准确率,目前是综合NMAP、P0F的指纹库、NETBIOS信息和SNMP信息进行识别,如果目标机器没有开放NETBIOS和SNMP协议,TCP/IP堆栈指纹也不在数据库中,就需要使用者根据其他信息综合分析了。

Q:为什么在一次扫描中我选择了“SYN”方式进行端口扫描,但X-Scan实际采用的是“TCP”方式,而且也没有被动识别出目标操作系统?

A:端口扫描中的“SYN”方式在NT4或XP+SP2系统下无法使用,在windows 2000等系统下使用时必须拥有管理员权限,否则将自动改用“TCP”方式进行端口扫描。

Q:新版本是否兼容2.3版本的插件?

A:X-Scan 3.0以上版本的插件接口做了少量修改,不兼容2.3以前版本的插件,需要原作者做相应修改。3.0以上版本提供了简单的开发库,插件开发方面要比2.3版本轻松许多。

Q:我看到Scripts目录下有很多nessus的脚本,是否可以自己从nessus的网站上下载最新的plugin,然后解压到scripts目录中,实现扫描最新漏洞?

A:X-Scan移植了nessus的nasl引擎,目前对应于nessus2.2.4,但不包含对本地检测脚本的支持。所以只要是这个版本nessus支持的非本地检测脚本,都可以复制到Scripts目录下加载。

Q:X-Scan中各项弱口令插件检测范围都很有限,能否自己加入其他需要检测的帐号或口令?

A:在“X-Scan”中内置的密码字典仅为简单示范,使用者如果希望软件有更强的密码猜解能力,可以自己编辑密码字典文件。

Q:为什么nasl脚本扫描结果中存在大量英文,将来有没有可能会对这些英文信息进行汉化?

A:目前已有将近2000个NASL脚本,里面的描述信息大都是英文,需要翻译的内容可以在本站“焦点项目”中的X-Scan下看到。欢迎大家一起帮忙翻译,通过审核后会直接加入在线升级库供大家下载。

Q:用xscan.exe在命令行方式下进行扫描时,如何暂停或终止扫描?

A:命令行方式检测过程中,按“[空格]”键可查看各线程状态及扫描进度,按“[回车]”可暂停或继续扫描,按“q”键可保存当前数据后提前退出程序,按“ctrl+c”强行关闭程序。

Q:X-Scan如何安装,是否需要注册?

A:X-Scan是完全免费软件,无需注册,无需安装(解压缩即可运行,自动安装WinPCap驱动)。

七. 版本发布:

X-Scan v3.3 -- 发布日期:07/18/2005,优化主程序及NASL库;修正已知BUG;更新攻击测试脚本及中文描述。

感谢wlj、killer、coolc协助测试,感谢通过各种方式提供反馈信息及建议的朋友。

X-Scan v3.2 -- 发布日期:04/08/2005,升级NASL库,优化主程序及NASL库;增加HTTP/TELNET/SSH/VNC/CVS/IMAP等弱口令检测插件;修正已知BUG。

感谢wlj提供大量改进建议及相关资料,感谢安全焦点全体成员和coolc、killer等朋友协助测试。

X-Scan v3.1 -- 发布日期:03/25/2004,修改“存活主机”插件,加入2.3版本中SNMP、NETBIOS插件,优化主程序及NASL库。

X-Scan v3.02 -- 发布日期:03/08/2004,“WinPCap 3.1 beta”中存在BUG,可能导致CheckHost.exe异常。X-Scan中改用“WinPCap 2.3”,建议卸载“WinPCap 3.1 beta”后再使用X-Scan进行扫描。

X-Scan v3.0 -- 发布日期:03/01/2004,修正beta版本中已知BUG,对主程序及所有插件进行优化,升级NASL库,支持2.0.10a版本以前的所有NASL脚本;提供简单的开发包方便其他朋友共同开发插件;其他插件正在开发中。

感谢悟休、quack帮忙精选nasl脚本列表,感谢san为支持X-Scan项目编写相关页面程序。再次感谢安全焦点论坛上所有提供优秀思路和协助测试的朋友们。

X-Scan v3.0(beta) -- 发布日期:12/30/2003,对主程序结构进行调整,加入移植的NASL插件,支持2.0.9版本以前的所有NASL脚本;对插件接口做少量修改,方便由其他朋友共同开发插件;对远程操作系统识别功能进行了加强,并去掉了一些可由脚本完成的插件。

感谢isno和Enfis提供优秀插件,感谢悟休、quack帮忙精选nasl脚本列表,也感谢其他提供优秀思路和协助测试的朋友。

X-Scan v2.3 -- 发布日期:09/29/2002,新增SSL插件,用于检测SSL漏洞;升级PORT、HTTP、IIS插件;升级图形界面并对界面风格作细微调整。

感谢ilsy提供优秀插件。

X-Scan v2.2 -- 发布日期:09/12/2002,修正PORT插件中线程同步BUG;修正RPC插件字符显示BUG;扩充RPC漏洞数据库;调整扫描结果索引文件风格。

感谢xundi、quack、stardust搜集并整理漏洞数据库。

X-Scan v2.1 -- 发布日期:09/08/2002,将SNMP插件扫描项目改为可选;将HTTP、IIS、RPC插件中的“漏洞描述”链接到xundi整理的漏洞数据库;修正2.0以前版本中已知BUG。

X-Scan v2.0 -- 发布日期:08/07/2002,新增路由信息检测、SNMP信息检测插件;升级NETBIOS插件,新增远程注册表信息检测;升级IIS插件,新增对IIS.ASP漏洞的检测;对插件接口做细微修改;更新图形界面,新增“在线升级”功能;扩充CGI漏洞数据库;修正1.3以前版本中已知BUG。

感谢quack、stardust、sinister、ilsy、santa、bingle、casper提供宝贵资料或优秀插件,感谢san、xundi、e4gle协助测试,也感谢所有来信反馈和提出建议的热心朋友。

X-Scan v1.3 -- 发布日期:12/11/2001,修正PORT插件中关于远程操作系统识别的BUG。

X-Scan v1.2 -- 发布日期:12/02/2001,升级HTTP、IIS插件,新增对HTTP重定向错误页面识别功能;升级PORT插件,在无法创建Raw Socket时改为使用标准TCP连接方式检测开放端口。

X-Scan v1.1 -- 发布日期:11/25/2001,将所有检测功能移入插件,使主程序完全成为“容器”;提供多语言支持;更新图形接口程序;修改多线程模式,所有插件共享更大线程数量,提高并发检测速度;新增 *** TP、POP3弱口令用户检测;新增IIS UTF-Code漏洞检测;扩充CGI漏洞列表。

感谢xundi、quack、casper、wollf、黄承等朋友提供的宝贵资料,感谢echo、力立等朋友协助测试,再次向付出了重体力劳动的xundi和quack致谢,涕零.....

X-Scan v1.0(beta) -- 发布日期:07/12/2001,新增对远程操作系统类型及版本识别功能;新增对远程主机地理位置查询功能;在“-iis”选项中,新增对IIS “.ida/.idq”漏洞的扫描,同时更新漏洞描述;在“-port”参数中,允许指定扫描的端口范围(通过修改“dat\config.ini”文件中的“[PORT-LIST]\port=”);在“-ntpass”参数中,允许用户在编辑密码字典时通过“%”通配所有用户名;更新CGI漏洞列表,并对CGI漏洞进行分类,以便根据远程主机系统类型扫描特定CGI漏洞,加快扫描速度。

感谢“天眼”软件作者--watercloud提供“被动识别远程操作系统”模块;感谢“追捕”软件作者--冯志宏提供“IP-地理位置”数据库;感谢quack提供漏洞资料、程序资料、无数有价值的建议还有感情和......

X-Scanner v0.61 -- 发布日期:05/17/2001,在“-iis”选项中新增对IIS CGI文件名二次解码漏洞的检测。

X-Scanner v0.6 -- 发布日期:05/15/2001,新增“-iis”参数,专门用于扫描IIS服务器的“unicode”及“remote .printer overflow”漏洞;更新漏洞描述;调整CGI扫描的超时时间,尽量避免因超时导致的“扫描未完成”情况出现;为避免“RedV”插件被恶意利用,将自动更换主页功能改为自动向“C:\”目录上传包含警告信息的文本文件。

X-Scanner v0.5 -- 发布日期:04/30/2001,修改了命令行参数,使参数含义更加直观;扩充CGI漏洞数据库;对NT弱口令扫描功能进行扩充--允许用户使用用户名及密码字典;增加插件功能,并公布插件接口。

感谢“santa”和“老鬼(colossus)”提供插件。

X-Scanner v0.42b -- 发布日期:03/07/2001,修正了“-b”选项在特定情况导致系统overflow的BUG。

X-Scanner v0.42 -- 发布日期:03/02/2001,允许用户对SQL-SERVER帐户进行扩充,而不局限于扫描“sa”空口令。

X-Scanner v0.41 -- 发布日期:02/19/2001,修正了以前版本中对FTP弱口令检测的BUG;重新优化代码,将xscan.exe与xscan98合二为一。

X-Scanner v0.4 -- 发布日期:02/15/2001,加入对SQL-SERVER默认“sa”帐户的扫描;在充分认识了某些人的惰性之后,临时 *** 了傻瓜式图形界面(一切操作按序号点击即可)。

X-Scanner v0.31 -- 发布日期:01/17/2001,对端口扫描方式和输出文件的格式做了细微调整;对Unicode解码漏洞进行了扩充;提供了for win98的版本和一个简单的CGI列表维护工具。

X-Scanner v0.3 -- 发布日期:12/27/2000,加入线程超时限制;增加 *** 功能;扩充CGI漏洞数据库,加入对Unicode解码等漏洞的检测及描述;修正内存泄露问题。内部测试版。

X-Scanner v0.2 -- 发布日期:12/12/2000,内部测试

cmd下 怎样查看对方某个端口是否开放。

1、首先需要打开开始运行cmd。

2、进入cmd命令提示符之后,输入netstat查看 *** 监听情况,如显示端口监听的表示端口开放了。

3、telnet测试此外也可以通过使用telnet xxx 端口号 来判定。

4、telnet测试不同服务端口显示不一样的信息,如80端口也可以用telnet测试。

5、linux系统如何测试此外对于linux系统,如centos7.3发行版也可以用netstat -nao查看端口开启情况。

怎么手工扫描对方电脑端口

不是PING啦,WINDOWS没有现成的端口扫描工具,不过也不是没办法:

telnet IP/网站/主机名 端口

如:

telnet 127.0.0.1 135

telnet 80

telent localhost 139

如果是空白(空黑更恰当一些),就是开了,如果是“不能打开到主机的连接, 在端口 XX: 连接失败”就是关了或有防火墙。

这样很慢,建议你还是用一些专门的工具,如:HSCAN,轻量级端口扫描

NAMP,专业的端口扫描;SUPERSCAN快速的端口扫描;X-SCAN,漏洞检查器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