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诈骗怎么报警?
涉嫌 *** 金融诈骗应当及时拨打或者到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建议通过12321举报中心进行举报,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 *** 金融诈骗的表现形式:1、“天天分红”受骗者众多“天天分红”是时下最为流行的理财诈骗模式之一,兴起于2011年。平台号称用户只需要投入少量的钱,就能让资金在数十天内翻2-3倍,并且每天发放“收益”。当用户投入一定的资金后,最初几天都会按期发放“收益”,用户如果不再追加投资,平台就会立即让其账户密码失效,无法获取本金。当用户看到有利可图,选择追加投资,这时平台会按期发放几天“收益”,等待更大笔的投资追加,如果没有追加,也会很快让其账户密码失效,无法获取本金。天天分红”是堂而皇之的行骗,且可以通过百度等各种平台进行公开推广,所以受害人群庞大。因此大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天天分红”的诈骗推手。“我向某搜索网站举报这种诈骗行为之后,他们在接下来几天会将这类广告撤掉,但不出几天,广告又会重新上线。”2、银行理财产品漏洞被利用大量工行、招行和农行等用户纷纷在网上反馈收到短信提示,称自己的银行卡在网上购买了某款理财产品被扣除了大笔资金,并告知“如果不是您本人操作,请与我们联系。”当网友去atm机查询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余额竟然真的少了短信中告知的相同金额。这时,如果真的就给对方打 *** 要求退款,你就正好走进了对方预先设好的圈套。对方会以退款需要确认是你本人操作为由,拿到你的短信验证码,并顺利将你的银行账户余额转走。实际上,在得知余额莫名减少之后,如果用户通过去银行柜台查询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资金并没有丢失,只是从银行活期被转为定期理财产品,因而在atm机上无法查看。原来,诈骗人员通过拖库与撞库、公共wifi、atm机针孔摄像头、电脑木马等途径获取的用户银行卡账户和密码后,顺利登陆账户,但由于没有手机验证码无法进行转账,因而想到利用银行卡内将活期理财转为定期无需短信验证码这一特点,顺利将余额由活期转为定期,然后诈骗用户说出短信验证码,盗走资金。3、p2p平台频现虚假投资标的p2p网贷眼下正发展火热,截至今年10月,已进入成交规模万亿元时代。然而,许多p2p平台也借此为目的,圈走了大量钱财。很多平台打着“高息”、“保本”、“短期标”等旗号发布大量虚假标的,吸引普通投资者,资金到账后便携款“跑路”,出现平台突然无法登陆、创始人消失或办公地点虚假等情况。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诈骗到大量资金,有平台在开业前声称要连续举办数天的优惠活动,等到开业后投资者蜂拥而至,然而平台很快就无法打开,甚至上午开业下午就“跑路”。多家专业机构数据显示,目前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安徽、山东等省份成了p2p平台“跑路”的重灾区。4、虚假借款诈骗在各大提供借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还盛行着一种借款诈骗。借款人通过信息贩卖者获取有效身份信息,并以他人的身份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借款或消费。在一些平台,不乏员工与借款者内外勾结,过度包装借款人信息,使得原本无法借款的人也借到款项,变相侵吞公司资产。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分期乐近日联合警方打掉了一个借款诈骗小团伙。该诈骗团伙的作案手法为:伪造假学生证等材料,伪冒他人身份申请分期购物商品,利用到手的商品进行套现。5、境外诈骗网站“钓大鱼”当前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多发,其手法不断花样翻新。在众多投资理财诈骗网站中,有很多网站均号称是境外大型国际集团投资,利用政策法规漏洞进行诈骗。这类网站多由境内的人在港台、东南亚或欧洲等地设立,其网站的ip地址也指向境外,增加警方对其进行追踪的难度。境外理财诈骗网站首先在国内各大 *** 平台投放极具诱惑力的广告,承诺只赚不赔,利息高出银行数倍,且投资周期短。国内很多有影响力的网站均能找到其广告,因此投资者更容易上当。最初一段时间,当投资者投入资金较少时,平台会如期返还收益和本金;待投资者对其产生信任以后,便利用大众贪财的心理,推荐高收益理财产品;投资者纷纷“上钩”、将全部家底拿出进行投资以后,网站很快就无法打开,该公司顺利将账户内的资金全部转出到境外,最后消失。这类平台往往同时拥有几个或十多个域名,其服务器也位于韩国、东南亚等地。为了诱骗更多的人上当,其网站的命名也较为讲究,其名字往往与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相同。境外理财诈骗网站的受骗人数高达数万人,累积被骗资金在百亿元规模。目前这类的投资理财诈骗网站包括香港保利金融投资集团(下称“保利金融”)、红杉金融控股投资集团、软银国际金融投资集团(下称“软银金融”)、香港富国国际金融集团、香港黑石国际金融集团、花旗金融网等。其中,保利金融与软银金融两大平台所显示的办公地址相同,两大平台很可能是同一控制人。保利金融号称公司总资产5200亿美元,而据中国保利集团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末,保利集团总资产为4553亿元。香港保利集团为确实存在的公司,但该集团从未成立香港保利金融投资集团。显然,诈骗网站盗用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品牌,也加大了网民对诈骗网站的识别难度。和一般情况下的报警方式一样,不外乎是打或者就是到当地的公安局去报警这几种,此外我们还可以做的是顺手点个举报,避免更多的人被同样的犯罪手法坑害。更多和经济法有关的问题可以询问我们的律师。《刑事诉讼法》之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14年全球有哪些 *** 被攻击的案例
事件一、1•21中国互联网DNS大劫难
2014年1月21日下午3点10分左右,国内通用顶级域的根服务器忽然出现异常,导致众多知名网站出现DNS解析故障,用户无法正常访问。虽然国内访问根服务器很快恢复,但由于DNS缓存问题,部分地区用户“断网”现象仍持续了数个小时,至少有2/3的国内网站受到影响。微博调查显示,“1•21全国DNS大劫难”影响空前。事故发生期间,超过85%的用户遭遇了DNS故障,引发网速变慢和打不开网站的情况。
事件二、比特币交易站受攻击破产
2014年2月,全球更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由于交易系统出现漏洞,75万个比特币以及Mt.Gox自身账号中约10万个比特币被窃,损失估计达到4.67亿美元,被迫宣布破产。这一事件凸显了互联网金融在 *** 安全威胁面前的脆弱性。
事件三、携程漏洞事件
2014年3月22日,有安全研究人员在第三方漏洞收集平台上报了一个题目为“携程安全支付日志可遍历下载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包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号、卡CVV码、6位卡Bin)”的漏洞。上报材料指出携程安全支付日志可遍历下载,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并称已将细节通知厂商并且等待厂商处理中。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漏洞立即引发了关于“电商网站存储用户信用卡等敏感信息,并存在泄漏风险”等问题的热议。
事件四、XP系统停止服务
微软公司在2014年4月8日后对XP系统停止更新维护的服务。但XP仍然是当今世界被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之一。特别是在中国,仍有63.7%的用户,也就是大约3亿左右的用户还在使用XP系统。因此“后XP时代”的信息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但国内安全厂商推出的防护软件究竟效果如何,面对市场上如此多的安全防护软件,选哪个又是一个疑问,所以xp挑战赛应运而生。在2014年4月5日的XP挑战赛中,腾讯、金山落败360坚守成功。
事件五、OpenSSL心脏出血漏洞
2014年4月爆出了Heartbleed漏洞,该漏洞是近年来影响范围最广的高危漏洞,涉及各大网银、门户网站等。该漏洞可被用于窃取服务器敏感信息,实时抓取用户的账号密码。从该漏洞被公开到漏洞被修复的这段时间内,已经有黑客利用OpenSSL漏洞发动了大量攻击,有些网站用户信息或许已经被黑客非法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黑客可能会利用获取到的这些用户信息,在互联网上再次进行其他形式的恶意攻击,针对用户的“次生危害”(如 *** 诈骗等)会大量集中显现。即使是在今后十年中,预计仍会在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上发现这一漏洞,甚至包括一些非常重要的服务器。
事件六、中国快递1400万信息泄露
2014年4月,国内某黑客对国内两个大型物流公司的内部系统发起 *** 攻击,非法获取快递用户个人信息1400多万条,并出售给不法分子。而有趣的是,该黑客贩卖这些信息仅获利1000元。根据媒体报道,该黑客仅是一名22岁的大学生,正在某大学计算机专业读大学二年级。
事件七、eBay数据的大泄漏
2014年5月22日,eBay要求近1.28亿活跃用户全部重新设置密码,此前这家零售网站透露黑客能从该网站获取密码、 *** 号码、地址及其他个人数据。该公司表示,黑客 *** 攻击得手的eBay数据库不包含客户任何财务信息——比如信用卡号码之类的信息。eBay表示该公司会就重设密码一事联系用户以解决这次危机。这次泄密事件发生在今年2月底和3月初,eBay是在5月初才发现这一泄密事件,并未说明有多少用户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
事件八、BadUSB漏洞
2014年8月,在美国黑帽大会上,JakobLell和KarstenNohl公布了BadUSB漏洞。攻击者利用该漏洞将恶意代码存放在USB设备控制器的固件存储区,而不是存放在其它可以通过USB接口进行读取的存储区域。这样,杀毒软件或者普通的格式化操作是清除不掉该代码的,从而使USB设备在接入PC等设备时,可以欺骗PC的操作系统,从而达到某些目的。
事件九、Shellshock漏洞
2014年9月25日,US-CERT公布了一个严重的Bash安全漏洞(CVE-2014 -6271) 。由于Bash是Linux用户广泛使用的一款用于控制命令提示符工具,从而导致该漏洞影响范围甚广。安全专家表示,由于并非所有运行Bash的电脑都存在漏洞,所以受影响的系统数量或许不及“心脏流血”。不过,Shellshock本身的破坏力却更大,因为黑客可以借此完全控制被感染的机器,不仅能破坏数据,甚至会关闭 *** ,或对网站发起攻击。
事件十、500万谷歌账户信息被泄露
2014年9月,大约有500万谷歌的账户和密码的数据库被泄露给一家俄罗斯互联网 *** 安全论坛。这些用户大多使用了Gmail邮件服务和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其他产品。据俄罗斯一个受欢迎的IT新闻网站CNews报道,论坛用户tvskit声称60%的密码是有效的,一些用户也确认在数据库里发现他们的数据。
事件十一、飓风熊猫本地提权工具
2014年10月,CrowdStrike发现飓风熊猫这个本地提权工具,飓风熊猫是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公司的先进攻击者。国外专业人士还表示,该攻击代码写的非常好,成功率为100%。我们知道飓风熊猫使用的是“ChinaChopper”Webshell,而一旦上传这一Webshell,操作者就可试图提升权限,然后通过各种密码破解工具获得目标访问的合法凭证。该本地提权工具影响了所有的Windows版本,包括Windows7和WindowsServer 2008 R2 及以下版本。
事件十二、赛门铁克揭秘间谍工具regin
2014年11月24日,赛门铁克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该公司发现了一款名为“regin”的先进隐形恶意软件。这是一款先进的间谍软件,被称为史上最为复杂的后门木马恶意软件。该软件被用于监视 *** 机关、基础设施运营商、企业、研究机构甚至针对个人的间谍活动中。
事件十三、索尼影业公司被黑客攻击
2014年12月,索尼影业公司被黑客攻击。黑客对索尼影业公司发动的这次攻击影响令人感到震惊:摄制计划、明星隐私、未发表的剧本等敏感数据都被黑客窃取,并逐步公布在 *** 上,甚至包括到索尼影业员工的个人信息。预计索尼影业损失高达1亿美元,仅次于2011年被黑客攻击的损失。
事件十四、12306用户数据泄露含身份证及密码信息
2014年12月25日,乌云漏洞报告平台报告称,大量12306用户数据在互联网疯传,内容包括用户帐号、明文密码、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等。这次事件是黑客首先通过收集互联网某游戏网站以及其他多个网站泄露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然后通过撞库的方式利用12306的安全机制的缺欠来获取了这13万多条用户数据。同时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就此呼吁,12306用户尽快修改密码,避免已经订到的火车票被恶意退票。另外如果有其他重要帐号使用了和12306相同的注册邮箱和密码,也应尽快修改密码,以免遭遇盗号风险。
如何保障私人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主要泄露途径:
(一)个人自身泄露。因信息安全意识不强,未足够重视自身隐私等原因,个人自身敏感信息在无意识中泄露。
(二)互联网、商家、金融机构、医疗等拥有个人敏感信息的单位因信息安全意识不强、内部信息安全管理薄弱等原因,导致个人敏感信息被内部人员窃取。
(三)互联网安全漏洞等致使个人敏感信息泄露。互联网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致使所存储的个人敏感信息通过安全协议漏洞、木马病毒或非授权 *** 交易等手段被盗用、复制和传播。
(四)具体主要分为现实生活获取与 *** 虚拟生活获取:
1、现实生活:
而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旅馆住宿、保险公司投保、租赁公司、银行办证、电信、移动、联通、房地产、邮政部门等需要身份证件实名登记的场所,利用登记的便利条件,泄露他人信息;复印店利用复印、打字之便,将那些个人信息资料存档留底,装订成册,进行对外出售;借各种“问卷调查”之名,窃取市民个人信息。
商家宣称市民只要在“调查问卷表”上填写详细联系方式、收入情况、信用卡情况等内容,以及简单的“勾挑式”调查,就能获得不等奖次的奖品,以此诱使市民填写其个人信息。
此外,购物中的抽奖活动也有可能泄露你的个人隐私。商家通过在抽奖券的正副页上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 ,获取个人信息;在购买电子产品、车辆等物品时,一些非正规的商家填写非正规的“售后服务单”,从而被人利用了个人信息;各大超市、商场通过向市民邮寄免费资料、申办会员卡等促销方式,从而轻松掌握到市民的个人信息。
2、 *** 获取
*** 安全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几种主要渠道:
之一种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个人信息,汇集成册,并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给需要购买的人;
第二种是用发送垃圾电子邮件或者 *** 查询等方式,以各种“诱饵”,诱使受害人透露个人信息;第三种是用户的电脑或手机被术马软件劫持,也就是说远在天边的术马直接控制用户的硬盘;
第四种是网站的服务商对个人信息没有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在使用过程当中把个人隐私泄露出去;
第五种是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传输的过程中,经过一些传输路由时被他人控制。
很多网民在不知不觉中己经将个人信息存储在网站运营商的服务器中。
例如,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聊天过程中涉及大量包括 *** 、邮箱以及更为私密的内容在内的信息,都作为聊天记录存储在服务器上;在电子商城购物,包括个人银行卡、支付密码、家庭住址等信息也都存储在网站运营商的服务器上。而公众所熟悉的杀毒软件重点在保护用户端的电脑安全对于存储在运营商服务器上的数据安全鞭长莫及。
应对 *** :
(一)互联网外信息安全:
1、不泄露。为了便民及办证、办卡而需要登记个人信息的商家、培训班、银行、电信等单位,必须要保护好市民的个人信息,切勿将个人信息非法 *** 出售。
2、不留底。在复印店复印时,市民要确保个人资料不被留底复印。而在打印店打印时要确保资料不被复制,并要确保资料不被留存在回收站。同时,对废弃的资料,一定要带走或通过碎纸机进行处理。
3、不相信。不要相信街头各种不规范的市场调查,如确实需要协助调查,切勿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以防被陌生人利用。
4、“节约”使用个人信息,如必须填写个人信息,尽可能少填写信息,使用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材料时,在身份证复印件上写明用途,重复复印无效等。
(二)账号密码安全:
1、注册账户时,“节约”使用个人信息,如必须填写个人信息,尽可能少提供个人信息。
2、按一定的标准或模式分级分类设置密码并保证重要账户的独立性。密码设置可依照密码模型。
不法分子把得到的个人敏感信息进行整理, *** 成社工库。利用社工库对其他网站进行撞库攻击。撞库攻击以大量的个人敏感信息为基础,利用用户相同的注册习惯(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尝试登录其它的网站,以此获得更多的利益等。
密码模型:
(1)类似于 md5(md5(我的记忆密码) +网站域名+ salt) 这种 *** 算出一个密码.. 有一个chrome插件flowerpassword有这种功能。
(2)随机+有据+固定模型。
固定就是指你经常使用的密码,在你每个密码中都会出现的一个字符段,假如你已经用惯了某个密码,并且这个密码你把他用在绝大多数的地方,那么,就以这个密码作为固定序列,放在你新密码之中;
所谓“随机”,指的是你设置的时候事先并不知道要设置什么样的字符,而是根据不同的网站或客户端进行变动,但是,其变动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是你自己定的,而且不会让任何人知道;
所谓“有据”,这个根据,则与 网站的某一种要素挂钩,我推荐使用网站的名字,目的是方便你自己的记忆。以下我举个例子,你就会很清楚地理解这种所谓的“随机有据字符加固定序列密码”的特点了。
假如你以往所常用的密码是abcde111,那么,在你的新密码中,同样保留这个字段,现在你自己定义这样一种规则:以网站的名称作为依据,登录任何一个网站,就以其名称作为参照物,截取其名称的之一个字母(或数字)和最后一个字母(数字),分别放在固定密码段的开头和结尾。
简而言之,这个密码模型就是
固定:abcde111
随机:网站首尾字母
有据:首字母大写,首位字母非别置于密码首尾即:网站首字母(首字母大写)+abcde111+网站尾字母
4、保证每种账号至少对应一套密码,而且设置的密码要稍微复杂些。设置密码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有意义的英文单词、姓名缩写以及生日、 *** 号码等容易泄露的字符作为密码,更好采用字符与数字混合的密码。
5、对账号进行分类,且每类账号对应的找回密码的邮箱要尽量不同,且各邮箱之间无关联,确保一个邮箱泄露不会牵连出另一个邮箱。如:重要账户绑定邮箱A;一般账户绑定邮箱B;其他账户绑定邮箱C.
6、用户要养成定期修改和整理密码的习惯。
7、用户要时常用安全软件对电脑进行查毒、杀毒。
8、严禁账号及密码外借他人:有些朋友常常将自己的账号与密码借给他人,虽然心想才借一下不要紧,但却不知这是相当危险的行为。就算对方是多么熟的朋友,但毕竟密码已经不只自己知道而已,这就可能造成账号与密码外流,被人拿来做些犯法的事情了。因此若是你不得已将账号及密码借给他人,也希望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更改原来的密码,以避免他人用原来的密码登录你的账号。
9、不要贪图方便选择“保存密码”选项
因为虽然密码在机器中是以加密方式存储的,但是这样的加密往往并不保险,一些初级的黑客即可轻易地破译你的密码,像谷歌浏览器,使用密码保存功能还会将你的帐号密码保存 *** ,一旦别人得到你的谷歌帐号密码,那么所有保存的帐号密码将被对方几乎毫无阻碍的得到。
10、如何废弃自己不想要的账号——首先切记改掉所有的个人资料,然后注册一个微软账号,把所有的账号唯一验证方式改为微软邮箱,然后停用这个邮箱(微软邮箱注销后无法进行回收),嗯相当于到最后一步验证时信息无法达到,最后把密码改成一个自己也记不住的,自己用不了,别人盗不了,完美。
13、联系方式不要再一个地方留下超过1种。包括某些网站注册时候要你输入邮箱注册,你在某个回帖里又贴了自己的qq或者手机号之类。
14、当然,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为自己设计另一个身份。
其他还有(三)无关账户清理、(四)文件安全、(五) *** 安全、(六)邮件安全、(七)支付安全、(八)病毒防治:安装防毒软件。..篇幅受限不详细列举了,可自己再去了解。
容易受到DDOS攻击的行业有哪些?
游戏行业
游戏行业是DDoS攻击的主要目标了。每当遭受攻击,都会带来游戏不可用,经常会遭受到勒索损失或营收日直接损失,高者损至千万。
最要命的是在活动、新游戏发布,以及节假日游戏收入旺季时段遭受DDoS攻击导致游戏公司损失更加明显。
最直观的还会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造成用户流失,直接缩短游戏的生命周期。
互联网
这里的互联网指的是web网页服务,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剥离不开。例如我们看新闻、 *** 、查资料、学习的各种网站都属于互联网服务。
当互联网行业遭受DDoS攻击,导致页面不可访问,带来的就是业务的直接终止。好一点的情况是影响用户的访问速度,虽然不会造成业务中断,但时下用户体验极为重要的年代,会直接造成用户流失。
对于电商网站,便是直接造成交易下滑,促销、活动重要时间段尤其容易遭受攻击。
政务民生
目前政务云建设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需要跑腿才能办理的业务都可以通过网上办结,提供了极大地方便。
但政务民生方面也是DDoS攻击的目标之一,一旦政务民生网站遇到DDoS攻击,会直接影响民生正常生活,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 *** 公信力。
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在 *** 攻击界仿佛是一个“香饽饽”,各种 *** 攻击的目标都少不了金融行业。
受到DDoS攻击之后,金融交易网站业务不可访问、无法进行交易,直接带来用户的经济损失。
同时互联网金融用户使用的金融站点不可访问,也极易造成用户信任危机,更是品牌的损失。更验证的是涉及敏感资金线上交易,完全稳定本身就有更高的要求。
企业
最后就是大多数的企业,任何关于新品发布、促销和活动的重要时段都是DDoS攻击的高发时段,对企业公信力和品牌印象极大,对于企业来说,是遭受到攻击无法提供服务,但对于用户来说,就是觉得品牌问题,所以企业也时刻需要提防DDoS攻击。
希望本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望采纳~点赞~
揭秘互联网黑灰产业链 带你走进埋藏在最深处的地下江湖
带你走进埋藏在互联网最深处的地下产业江湖。
1.刷单
广告公司付款请人假扮顾客,用以假乱真的消费方式提高产品的销量获取好评吸引顾客。分为机器刷、人刷。机器刷指利用群控等设备统一的大量刷单,真人刷单就是广大大学生的 *** 工作。
图上为群控设备,群控设备原本是为了企业硬件、营销集中管理为出发点研发的,“器”都是有两面性的。
2.活动套利
俗称薅羊毛。2014年,广州新成立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自己理财产品,这家公司发行了价值2个亿的各类优惠券,被一个5000人的“羊毛党”团队抢走。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公司宣告倒闭。又例如之前摩拜等共享 汽车 领红包活动,各种虚拟定位软件多开,摩拜都哭了。PS:虚拟定位软件真是治疗钉钉打卡的神器,不懂得都是良心员工。
3.推广作弊
①展示作弊:媒体将多个展示广告置放在同一个广告位,向广告主多收取多个广告的展示费用;
②点击作弊:通过脚本或计算机程序模拟真人用户,又或者雇佣和激励诱导用户进行点击生成大量无用的广告点击,从而吃掉CPC广告预算;
③安装/激活作弊:通过测试机或模拟器模拟下载,以及通过移动人工或者技术手段修改设备信息、破解SDK方式发送虚拟信息、模拟下载激活等等;
④应用内行为作弊:典型手段是购买欺诈,即用户或玩家在没有付费的情况下得到内容或产品,导致控制面板及报告收入数据过高;
⑤虚假流量作弊:包括非人为流量,大量注入的激励流量,挟持;
⑥流量归因作弊:广告平台将广告主的预算根据最后点击模型非陪给重定向广告,而其中很多用户已经几近转化,造成预算浪费。
4.伪造激活
常见手段有与点击一致的测试机或模拟器模拟下载,还有像通过移动人工或者技术手段修改设备信息、破解SDK方式发送虚拟信息、模拟下载激活等等。
5.账户盗...号
各大企业的服务器网站经常性被黑客攻击,例如去哪儿网,如家酒店等。不仅造成客户信息泄露,而且降低用户体验与忠诚度,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6.恶意注册
注册机器人注册大量账号,网站出现众多“垃圾”账号。导致网站评论区域出现水军、**、广告,在热门内容中发布非法信息。
7.撞库攻击
黑客通过筹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户和密码信息,以大量的用户数量为基础。生成对应的字典表,利用用户相同的注册习惯尝试批量登陆其他网站后,得到一系列可以登录的用户。京东、12306网站的用户信息也曾被通过撞库攻击被不法分子获得。
8.恶意占座
恶意占座是航空公司、票务公司等公司普遍面临的风险问题。自有平台和测试网站、 *** 公司的第三方接口上以及整个业务流程中存在漏洞, *** 黑色产业从业者能瞬间抢走官方的低价票,并他用过加价出售给旅客来谋取暴力。
9.恶意代码
恶意代码是一种程序,它通过把代码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镶嵌到另一段程序中,从而达到破坏被感染电脑数据、运行具有入侵性或破坏性的程序、破坏被感染电脑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目的。去年比特币币值飙升,有个小老板买了个二手的冷钱包(硬件),被上家植入了恶意代码,所有比特币被无情**。
10.竞品恶意爬虫
①核心文本被爬:网站的核心文本可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被恶意爬虫抓取并悄无声息的复制到别的网站。核心内容被复制会极大影响网站和网页本身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低排名会导致访问量降低和销量、广告收益降低的恶性循环。
②商品价格被爬:比如某 APP 上线新的租车服务前,会爬取所有竞品 APP 中的车型详情及定价策略,为新服务上线打下价格优势。电商产品上线或者打造爆款时,爬取竞品价格、成交量的信息,针对性的指定价格策略。
③数据泄露:截至2017年6月,全球发生了2227起数据泄露事件,黑客从中窃取了60亿条。数据泄露使美国塔吉特公司、日本索尼公司等全球知名企业普遍遭遇损失。企业能否保护好自己的商业信息,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11.交易欺诈
金融账户持通过利用系统或者账户卡的漏洞空子进行洗钱套现行为等违规行为,来达到经济上的收益。
12.盗卡支付
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渠道窃取信用卡信息,进行伪造卡作案。沉默的支付账户突然发生一笔小额支付,成功后随后若干次等额进行支付操作。此类行为往往具有高风险性,欺诈者在盗卡成功后进行初次激活,在进行小额尝试成功后进而进行批量的资金转移。
13.猫池攻击
商会把一些卡放到猫池(虚拟的手机)的设备上,该设备可以插多张卡。设备连接到电脑可以直接读取短信、发送短信,从而实现薅羊毛的行为。
14.恶意调用
在企业的某些新功能模块上线之后,出现短信接口被恶意访问调用的情况,增加企业短信服务费,影响企业服务器的带宽与正常请求等。
结尾:
以上发布的只是灰产圈调查揭秘的其中一小部分,我们的路还有很长,等待我们挖掘 探索 的还有很多,请跟随我们的步伐,一起去探寻互联网的未知世界
金融机构如何识别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潜在风险
金融科技发展应用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风险
互联网科技与金融的高度融合,使金融科技这种轻资产重服务的 *** 模式慢慢渗透到金融模型、业务类型中,逐渐对传统金融业务产生了鲶鱼效应和示范效应,并推动金融机构产生变革。然而, *** 虚拟环境信息不对称、交易过程透明度低、信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使传统金融机构在原有声誉风险、系统性风险等宏观风险的同时,容易引发道德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微观风险。
金融科技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结合的产物,金融机构在发展金融科技和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时,面临诸多的问题,总结金融机构金融科技风险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金融科技政策的模糊、法律的缺失、监管的滞后,容易引发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如e租宝、大大集团等风险的频发;其二,互联网虚拟环境下的信息不对称、交易不透明、身份不确定,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其三,金融科技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可篡改性、受攻击性,容易引发技术风险;其四,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业务的交叉性、综合性、替代性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金融机构金融科技风险分类和风险识别
金融科技究其本质,它还是金融,其活动没有脱离资金融通、信用创造、风险管理的范畴,没有违背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客观规律,也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负外部性的特征。不仅如此,现代 *** 空间的多维开放性和多向互动性,使得金融科技风险的波及面、扩散速度、外溢效应等影响都远超出传统金融。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科技业务主要风险类别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金融机构布局金融科技P2P业务,容易引发信用风险。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布局金融科技业务,由于我国信用环境不健全、信用录入数据不完整,容易引发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为P2P平台提供资金托管服务,基于平台自身制定项目审核和资金管理,一旦平台出现信用问题,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容易引发对传统金融机构资金托管的责任追究,导致信用风险爆发。
(二)是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支付、众筹和互联网理财等合作,容易引发法律风险。传统金融机构利用第三方支付渠道投资网上货币市场基金,逐步拓展到定期理财、保险理财、指数基金等,支付机构会利用资金存管账户形成资金池,从而导致备付金数量剧增,支付机构违规操作挪用备付金引发客户兑付困难,从而引发法律风险;与违规经营企业合作导致的非法集资、集资诈骗、洗钱等违法问题发生,容易引发法律风险。
(三)是金融机构搭建金融科技综合经营平台,容易引发操作风险。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布局金融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将金融投资、融资服务、证券交易、基金购买等金融业务植入网上平台,通过打通银政保业务界限,提高综合化经营水平,增强客户粘性。金融科技平台的便捷性促使平台更新信息并便于用户操作,然而,一方面由于网上开户容易缺乏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容易引发投资者操作不当,另一方面,由于业务交叉容易引起内部控制和操作程序的设计不当,由此造成投资者资金损失或身份信息泄露,进而引发操作风险。
(四)是金融机构与P2P、互联网理财、互联网银行合作,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一方面,P2P、互联网理财违规采用拆标形式对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息、集中兑付等,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账户活跃度较高并投身到金融科技领域,存在着资金期限错配的风险因素,一旦货币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资金挤兑,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五)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容易引发信息技术风险。移动通信技术的安全性很大程度取决于 *** 平台的IT技术、风险识别技术、抵御黑客和病毒攻击技术。近年来,伪基站、伪造银行服务信息、信息“拖库”“撞库”事件频发,如果防备不当,极易发生信息技术风险。
(六)是金融机构涉及宝宝类货币基金业务,存在监管套利风险。一方面导致产品功能跨界。另一方面可能从监管标准不一中套利。例如,互联网“宝宝”类产品投资与银行协议存款资金不属于一般性存款、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被一些人士认为是一种监管套利行为。
金融机构金融科技风险应对机制
目前,监管部门已经着手金融科技行业跨界互联网理财和跨界金融业务规范的制定,传统金融风险应对机制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的金融创新。一方面,互联网业务在确立负面清单、行为监管和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等方面通过创新科技监管防范风险;另一方面,加强对资产、资金端、投资者的分类保护强化风险控制能力势在必行。此外,根据《商业银行并表管理与监管指引》,无论是银行集团各附属机构之间、附属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交叉产品和合作业务的协同,或是其所属机构的公司治理、资本和财务等,都必须在现有体制下进行全面持续的并表管控。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布局金融科技或者与相关企业合作时,为防范风险跨业传染,同样必须将金融科技的风险类别融入现行风险管理体系中,构建一体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并表后总体风险状况。
(一)合理把控金融科技内控风险,首先,应建立完备的金融机构防范金融科技风险内控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操作管理以及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其次,加强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行为管控,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第三,加强账户和资金流转监测,严格身份识别、交易审核、大额对账等;第四,建立金融机构子公司风险承担、风险转移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有效防范和化解声誉风险;最后,建立风险预警应急措施,对涉嫌非法集资、集资诈骗、洗钱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预警、早处理、早报告,一旦发现采取清收措施,并快速启动司法保护程序,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二)加强金融科技信息科技风险防范,首先,提升金融科技核心技术水平,运行安全防范体系,如维护操作系统安全、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 *** 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金融信息和数据安全防范技术等,防范系统故障、黑客攻击、病毒植入等技术风险;其次,自建信用信息征集和应用系统,配合监管机构实现信息共享,运用信息科技技术实现现场与非现场检查,有效防范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的非法集资、集资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最后,运用先进的、大数据挖掘、区块链等技术,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和风险预警模型,有效防范防止信息泄露等产生的法律风险。
(三)构建金融科技风险量化监测指标体系,首先,运用量化指标,分析金融科技运行、强化金融科技风险管理和宏观决策,金融机构可在资产品质端另列金融科技板块,定期提供金融科技产品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资本等量化指标风险监测。其次,可依托现行风控指标模型选择指标,例如经由横跨银行?证券与保险采用的流动性覆盖率(LCR)与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防范兑付流动性风险,利用资产组合的五级分类监测防范信用风险,或者通过关键风险敞口提列资本来防范操作风险。最后,从综合统计的视角构建风险数据采集的基本框架,通过汇集金融科技子平台相关信息构建指标体系,形成一套与现行风险管理制度融合统一的监测框架,作为传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补充。
(四)避免金融科技风险传染发生,首先,金融科技在大量客户的相互迁徙和交叉等日趋复杂化下,应制定单一用户画像?个别交易对象或关联企业所属集团?特定商品风险头寸?特定信息服务提供商等风险集中型态的限额,抵御交易过于集中而产生交叉传染的风险。其次,对于金融机构所属的不同网贷子平台可建立同一人、同一关联人或同一关联企业的信息系统,运用平台间借款金额阀值的动态风险调整机制,有效防范跨平台借贷行为可能产生的违约或者恶意诈欺风险。最后,建立金融科技板块重大突发信用事件通报机制,及早防范危机发生时的交叉感染风险。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