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信息泄露报告怎么写_消费者信息泄露报告

hacker|
337

当前 *** 游戏消费者投诉问题主要在哪些方面?

中消协网站9月29日发布《 *** 游戏消费者主要投诉问题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当前 *** 游戏消费者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侵害消费者选择权及财产权、 *** 游戏涉黄涉暴涉赌问题频现、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不健全、手机游戏App过度索权四方面,具体如下:

一是侵害消费者选择权及财产权。如擅改 *** 游戏商品属性, *** 游戏停服删档后对充值等问题处理不善, *** 游戏账号封停后续处理机制不健全以及默认自动续费等。

二是 *** 游戏涉黄涉暴涉赌问题频现,相关企业整改落实不到位,污染 *** 游戏文化环境。

三是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不健全,实名认证及防沉迷系统等存在漏洞或缺失。

四是手机游戏App过度索权,个人信息收集超过必要范围等。

扩展资料

中消协呼吁网游企业树立消费者优先理念

针对上述问题,中消协呼吁网游企业应树立消费者优先理念,充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对网游企业提出以下要求:

1、始终严守经营诚信

*** 游戏经营者要坚守诚信,规范经营,依法宣传,确保实效。相关服务协议不得设置不公平、不合理条款,并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价款或者费用、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2、着力提升文化内涵

*** 游戏经营者要坚持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要遵守法律法规,杜绝 *** 游戏“涉黄涉暴涉赌”问题。要坚持正确文化导向,注重内容品质,提升文化内涵。要加强内容审查,及时告诫、查处违规行为。

3、强化消费权益保护

*** 游戏经营者要注重消费者诉求,倾听消费者意见,及时改进问题。要妥善处理消费纠纷,提供便利多样的投诉渠道和救济措施,提升消费满意度。

4、坚决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要求

*** 游戏经营者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构建起全方位、多举措的未成年人游戏保护机制。要细化未成年人游戏保护措施,优化实名认证、防沉迷与家长监护系统等。要加强协同,探索建立联动累计游戏时间机制,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游戏。

5、守护个人信息安全

*** 游戏经营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秉持个人信息收 *** 法、正当、必要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坚决杜绝信息买卖等黑色产业。

拼多多商品扫红包泄露个人信息并办理业务可打110吗

拼多多商品扫红包泄露个人信息并办理业务可以打110报警。

网上说拼多多提现会泄露信息,其实关于泄露信息的情况,可以参考中国消费者协会2019年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任何一个APP都存在有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拼多多只是其中的一个常见APP而已,不用单独提出来特别警示。

据小编了解所知,拼多多平台是比较正规靠谱的,并没有提取个人信息出售或进行其他活动。无论是拼多多砍价,还是拼多多红包提现活动,都不会导致信息泄露。据悉,公安局也从未发出提醒拼多多提现存在风险的公告。

当然,大家帮其他朋友砍价的时候,一定要认准拼多多的官方链接,不要点击其他不明来源的链接,以免中了木马病毒,导致信息泄露或有其他财产损失。

如何管住手机里“任性”App 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不到一分钟,就能下载一款手机APP。”

与此同时你的个人信息,也分分钟被它获取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APP安装时,未经用户选择,就自动获取很多个人信息,比如精确定位、通讯录、发送短消息等。 这种过度收集的个人信息很可能被泄露,并最终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

据《2021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发现,61%的数据泄露与凭证数据有关。当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后,会发生诸如推销 *** 、短信骚扰、诈骗 *** 、垃圾邮件等等安全隐患问题,个人信息保护形势严峻。

那么,你知道手机App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取人的信息吗?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又有哪些?App的开发者或运营商是否需要担责?又当如何规范App收集个人信息行为?今天我们请来梆梆安全的专家,为大家做详细分享。

手机App如何“侵蚀” 个人隐私信息

手机通讯录。 手机App调用读取联系人权限已成隐私侵犯重灾区。究其原因,与应用开发商推动平台社交路径传播、打造熟人社区的营销策略息息相关。

读取短信。 App读取短信权限常用于自动提取用户短信验证码,有助于用户提高App短信验证操作的效率。但在针对短信的读取上,App的读取权限并未受到有效监督或限制,部分不法App或可通过该权限调用,实现对用户短信信息的窃取,严重威胁用户隐私信息安全。

获取定位信息。 根据手机App功能,地图类、 旅游 类、 *** 类、社交类App具备定位功能,获取用户位置信息有利于提供更准确的服务,属于合理诉求。但部分移动视频、音频、资讯阅读、工具类手机App仍存在调取、滥用定位信息情况。

专家分享 信息泄露的后果

“可能会导致出现垃圾短信、骚扰 *** 的烦恼,还有个人身份被冒用等这类较为严重的问题。同时,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不法分子在精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的前提下,能编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诈骗场景,继而对公众实施欺诈。”

造成手机App 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

01 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淡薄

大部分收集用户在安装收集App时没有仔细阅读或从不阅读隐私条款,这反映了大部分手机用户或多或少都存在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淡薄的问题,甚至认为这是小问题无所谓,在尝到隐私泄露恶果的时候主动 *** 意识不强,多数人选择自认倒霉,客观上纵容了手机App信息泄露的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

02 应用开发商缺乏自律和责任感

03 应用分发平台监管不到位

应用分发平台作为监管生态中的重要环节,在移动应用安全体系中承担着“守门人”的角色,部分应用分发平台未严格要求检测需要上架的App,导致不合规App上架到应用分发平台。

监管介入APP专项整治

持续净化APP生态

数智时代 用户不能成为“透明人”

随着“互联网 ”行动的进一步深入,未来智能手机的应用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安全问题更加不能小视。App环境生态的治理与维护,除了监管的推动, 梆梆安全专家认为还需要企业、第三方、参与用户等我们从多方面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净化App生态,提升个人安全信息意识。

01 个人用户层面

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在分享、使用个人隐私信息时保持警惕,从正规渠道下载App,谨慎点击来源不明的App下载链接,认真阅读App的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说明,了解操作注意事项,不随意开放和同意不必要的隐私权限,不随意输入个人隐私信息,在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问题时,要通过有效手段及时主动 *** ,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02 应用开发商层面

首先,应用开发商必须树立用户 *** 之一责任人的意识,坚守安全底线,强化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责任;其次,应当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获知用户数据,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用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赢取用户的选择和信任;再次,提供相关服务和履行告知义务时,应该通过简洁醒目、通俗易懂的方式,避免消费者的误解和误读;最后,企业应当充分听取和尊重用户的合理诉求和意见并及时反馈处理,提升用户满意度和信赖感。

03 应用分发平台层面

应用分发平台作为App走向市场的之一道关卡,理应做好审核筛查工作,目前国内主流应用商店已经基本具备上架审核机制,对应用安全、应用内容、应用内广告、用户隐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检测,检测合规后再进行应用上架。

梆梆安全助力移动应用合规

梆梆安全移动应用合规平台,借助深度定制化的检测沙箱、利用自动化脱壳、应用自动化检测及人工深度辅助测试等技术,对应用的合规情况、动态行为、软件成分、安全漏洞进行采集与分析,并可依托专业的技术服务人员,输出全面详尽的合规检测报告,提供整改建议,满足合规监管检测、企业自查自纠等检测场景,帮助用户发现应用违规行为并输出合规评估报告,保障应用上架后符合监管单位/机构的相关要求。

消费者因为扫了餐厅的码,结果有了信息泄露,怎么办?

餐厅强制扫码点餐

消费者到餐厅用餐时,有些餐厅不提供人工点餐甚至不提供现场菜单,消费者只能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扫码点餐。由于智能手机操作的复杂性,扫码点餐并不具有普适性。老年人、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并且扫码背后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支付安全等问题。

法律依据: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之一款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民法典》之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

点评:餐厅经营者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只提供扫码点餐,不仅有违商业惯例,也使现场就餐消费者只能关注或绑定经营者的公众号或小程序,被动授权经营者获取其个人信息。这种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是通过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对现场就餐消费者的一种强制交易行为。

消费者到餐厅就餐,并无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一些餐厅不再提供人工点餐,要求现场就餐消费者先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再进行扫码点餐,借此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如果保管不善,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丢失的风险。

经营者拒不提供服务

消费者以团购的方式购买了商家的服务,但在预约时商家却以预约人数已满、超过商家接待能力等理由拒绝。在与消费者协商使用日期时,又以各种理由推托不提供约定的服务。最终,消费者购买的团购券“打了水漂”。

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点评:消费者在支付费用参加商家的团购活动后,商家应按当时约定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售后服务等内容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未能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承担相应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中消协:“独立站”跨境电商费 *** 成本高难度大

4月2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1)》。报告称,“独立站”跨境电商(以下简称独立站)业态规避境内监管,消费者 *** 难度大。

独立站供应链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独立站最早出现在2004年左右,是一种依赖第三方云计算服务提供基础支持,入口、数据、权益又独立的私有网站。作为在线店铺的一种,独立站可以自主、自由地对接第三方软件工具、宣传推广媒体与渠道。受电商平台监管趋严、同业竞争激烈叠加等疫情因素影响,很多中国内地的生产和零售商开始通过建立独立站,做跨境电商生意。

由于独立站供应链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商品货物来源较广,涉及多个国家、产地和渠道,货源复杂,供应链较长,导致合规风险增加。而且,部分独立站通过大量小平台销售不符合中国相关标准的商品,货不对板、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情况屡屡发生。

出现问题消费者 *** 困难

报告称,部分商户销售“高仿”商品,侵犯正规品牌和消费者权益,损害中国卖家海外声誉。有些独立站卖家只收集个人数据,无意交付实际产品,消费者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风险较大。

独立站跨境电商站点在国外,在中国内地只有线下仓库,未注册公司实体,主要通过脸书、抖音等平台推送商品信息链接,实现对消费者的引流。因此,消费者在这类站点购物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往往出现投诉渠道不畅、售后不及时、解决难度相对较大等问题。有些跨境电商平台声称产品全部为自营、直采,发生纠纷后,却以产品来源是海外 *** 为由,让消费者自己联系境外商家,消费者 *** 面临困难。

二手 *** 交易存在诸多问题

报告还称,二手物品 *** 交易经营者识别困难,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亟待完善。2021年,二手闲置物品交易继续维持了2020年破万亿元的市场规模,闲置物品交易范围几乎覆盖所有消费品品类,其中 *** 是其主要交易渠道。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健全二手交易体系,提出了抓住资源利用源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 *** 、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应收尽收等要求。

当前,二手 *** 交易物品品类不断丰富,交易方式更加多元,但也逐步显露出诸多薄弱环节,主要有:

其一,二手物品交易中经营者缺乏经营者与非经营者识别机制,不少卖家以处置个人闲置物品名义从事经营活动,规避经营者的义务,成为监管洼地,消费者权益的行政保护薄弱。

其二,二手交易平台中信息不透明、买卖假货、盗版网课、钓鱼诈骗、销售违禁品等现象时常发生,部分平台的交易规则和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其三,售后服务参差不齐,部分平台沟通、投诉渠道不畅通,人工 *** 查找难、智能 *** 售前无法接通,消费者 *** 难度大。由于二手物品 *** 交易相关规则不明确,监管成本较高,消费者权益保护上总体比较薄弱,亟需加以解决。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施沛霖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